歷代志上27:1-24
以色列的官長都分定班次,每班是二萬四千人,從一月到十二月,週年按月輪流替換出入服事王。以色列眾支派的事務都個別有一個首領來管理。以色列人二十歲以內的,大衛沒有記其數目,因耶和華曾應許說,必加增以色列人如天上的星那樣多。
管理是為著次序的建立和群體連結的維繫。起初,神造人在地上,便賦予人管理祂所造的天地。只是後來人犯罪墮落之後,管理的使命也跟著扭曲,利他變成利己,服務變成壓制。因此,起初神賦予人管理使命的恢復,就某種意義而言,是對罪性所帶來與神與己與人與物的失序和混亂深刻的反思。
也許,當我們閱讀著以萬人為單位的分定班次,輪流替換,各支派也都有首領在管理的記載時,看到的是一個龐大組織運作的同時,也表達出管理要把群體帶到那裡!就是服事王。如今,對我們而言,誰是我們心中的王?是好名聲?是高地位?是多錢財?或是主耶穌!我們心中的王,正是我們或自我管理或群體次序所要帶我們去的地方。
若耶穌真是我們心中的王,我們會有更清晰的管理使命和群體動力。不只是為了把事情可以做完的運作機器。管理應包括得以讓生命能夠在其中繼續更新成長的預備。若不如此,管理本身便會失了味,成了冰冷令人窒息又感到恐懼害怕的怪物。但因著主耶穌是我們人生奔跑的標的。我們就盡心的管理自己,也明白在群體裡我們為何需要接受他人的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