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小時的禱告時間裡,想到的,看見的,就記下來...
在岩石洞中,有一灘死水,裡面充滿污泥與惡臭,根本無法飲用,但有水滴不斷的從岩石中流出,逐漸成為活水,讓污泥沈澱,水漸漸清澈,惡臭也逐漸消除,污泥失去了混淆水質的能力,結塊成為碎片,沈在水底,隨著活水的流動,直到有一個時刻,原本沈在水底的污泥碎塊,失去的重量,而漸漸的浮到水面上,隨著活水的水流被帶走,沖走,原本的一灘死水,成為沒有污泥,完全潔淨,甘甜可飲用的活水源。
2個小時的禱告時間裡,想到的,看見的,就記下來...
在岩石洞中,有一灘死水,裡面充滿污泥與惡臭,根本無法飲用,但有水滴不斷的從岩石中流出,逐漸成為活水,讓污泥沈澱,水漸漸清澈,惡臭也逐漸消除,污泥失去了混淆水質的能力,結塊成為碎片,沈在水底,隨著活水的流動,直到有一個時刻,原本沈在水底的污泥碎塊,失去的重量,而漸漸的浮到水面上,隨著活水的水流被帶走,沖走,原本的一灘死水,成為沒有污泥,完全潔淨,甘甜可飲用的活水源。
人若遇見仇敵,豈肯放他平安無事地去呢?願耶和華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報你。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國必堅立在你手裡。(撒母耳記上24:19-20)
掃羅,坐在以色列君王寶座上的那一位,對著被他所仇視的大衛說:他是以色列的王,百姓都要因他得福.
從大衛對待掃羅的態度來看,真正的的得勝不在於刀劍,在於饒恕與善待.如同光明照耀在黑暗中,唯有饒恕與善待能夠驅逐厭惡,忌妒與仇視.
以愛勝惡,是真正的得勝
禱告:求主在我生命寶座中掌權作王,使我被你的愛所充滿,超越個人的主觀好惡,以基督的心為心,學習饒恕與善待自己與他人.
掃羅就從以色列人中挑選三千精兵,率領他們往野羊的磐石去,尋索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撒母耳記上24:2),跟隨的人對大衛說:「耶和華曾應許你說:『我要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時候到了!」大衛就起來,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撒母耳記上24:4)。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施行審判,斷定是非,並且鑒察,為我伸冤,救我脫離你的手。」(撒母耳記上24:15)
掃羅到處搜尋以為要害他的大衛,想要把他除掉,卻讓自己陷入被殺害的處境,對照大衛有絕佳機會可以除掉,想要殺害他性命的掃羅,大衛卻讓神在之間掌權,把施行審判的權柄交給神,沒有按著眾人的想法去做.凸顯出大衛對神的信靠,必然超過個人的好惡以及從環境及人而來,可見的主客觀判斷.即使眾人認為是絕佳的機會,仍要明白神的心意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大衛是如此,⋯⋯那我呢?
禱告:求主幫助我有真實信靠神的心志,將最終審判的權柄交給神,讓神來掌權,明白一切都有神的安排與計畫,因而能夠忍耐等候神時刻的來到.
領人悔改的恩慈(羅馬書2:3-4)這裡所說的恩慈是與論斷相比對,並帶出悔改或審判的態度。後者是人常有,前者則是神的心意,無論是對己或是對人。透過律法,神引人悔改,領受恩慈,並改變人常以律法自誇、論斷人的習性,去認識人所能倚賴的不是律法,而是神領人悔改的憐憫,律法的功用便是在此。什麼時候,人誤認,誤用了律法,什麼時候,人就要被律法的要求所刺透,唯有對律法的功用有真確的認識,我們才能夠真正擁有那種神要領人悔改的憐憫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