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禱告與等候

民數記12:9-16
耶和華向亞倫與米利暗發怒。雲彩從會幕上挪開,不料,米利暗長了大痲瘋。亞倫就對摩西說:求你不要因我們愚昧犯罪,將這罪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摩西哀求耶和華說:神啊,求祢醫治米利暗。耶和華對摩西說:要把她在營外隔離七天,然後領她進來。於是米利暗在營外被隔離七天,百姓沒有行路,直等米利暗歸營。以後百姓從哈洗錄起行,在巴蘭的曠野安營。

神藉著禱告與代求,把人帶回到祂的面前,使人領受赦罪的恩典與等候的慈愛。當大痲瘋忽然臨到米利暗,亞倫為米利暗向摩西懇求憐恤,摩西為米利暗向神尋求醫治。神應允了摩西的代求,但不是馬上醫治米利暗,神當然能夠立即醫治米利暗,但神沒有,祂讓米利暗在營外被隔離七天,藉著等候,讓米利暗經歷神醫治她的大能,讓摩西和亞倫經歷神如何應允禱告,也讓百姓學習如何接納曾患大痲瘋,如今重獲新生的人。

禱告是對生命之主的倚賴,等候是降伏於生命之主的行動。無論何事,當我們意識到需要禱告時,那正是主在我們心門外叩門的回聲。當我們選擇等候主時刻的到來時,那正是主的信實在我們生活中的記號。若不是出於主的催促,不會有人覺得需要禱告,自己趕緊想辦法似乎較實在。若不是出於主的信實,不會有人覺得需要等待,還是自己去作為應當更踏實。是的,每當我們禱告,表示我們這個人需要被改變,每一次的等候,表示我們這個人有著完全降伏於主的渴望。

要禱告,當處境不是按著我們的期待成就時。要等候,當期待不是按著我們的時間發生時。要禱告,因為神有祂自己的方法,神的道路必要高過人的道路。要等候,因為神有祂自己的時刻,神的時間必然長過人的時間。因為我們時常面臨的試探是,想要靠著自己的所能試圖去掌握尊嚴和價值的全局,包括別人的和自己的。米利暗會因為需要被隔離七天而沮喪?摩西會因為米利暗沒有馬上被醫治而失望?亞倫會因為摩西沒有正面回應他的請求而羞愧?或者,就因為禱告與等候,讓他們終究走過當下,人所無法看見的沮喪,失望與羞愧。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忠於聆聽

民數記12:1-8
摩西娶古實女子為妻,米利暗和亞倫因此毀謗他,說: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這話耶和華聽見了,就召他們三人到會幕前,在雲柱中降臨,對亞倫和米利暗說: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對他說話。我的僕人摩西是在我全家盡忠,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且他必見我的形象。你們毀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

神是向人說話的神,也是為人申冤的主。亞倫和米利暗毀謗摩西,質疑摩西是否私自獨攬權柄,不要其他人也可以直接聽見神話語的特權。在摩西無言以對之時,神說話了,神直指亞倫與米利暗的驕傲與對神的無知。神的話語不只在滿足個人對知的需求,更在於能夠對神認識而生發敬畏,信心與行動力。也唯有在神的話語裏,人才能忠於祂所賦予人的角色與權柄。

直到如今,神仍然對你說話,聽見了嗎?那是藉著聖經所啟示耶穌基督的福音,在你心裏振盪所產生的共鳴,訴說著耶穌基督已經成就在我們生命中的故事。還試圖藉著外在成就的數據去說服他人,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嗎?先回到神的面前等候吧!能有片刻全然的寧靜不會是在浪費時間。反而是科技越進步,外來刺激越頻繁的結果,讓我們越倚賴的憑眼見,而不是憑著信,漸漸的弱化對神話語的敏銳與聆聽。

別讓隨手可得的即使資訊竊取了你與神相遇的時刻,取代了你與神的關係。亞倫與米利暗和摩西的不同,在於試圖把神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渴望讓神來掌管自己所有的一切。前者帶來輕忽與傲慢,後者帶來生命與平安。要清醒,調整時間作息,明確的將時間分別出來,每天至少二十分鐘,默想神的話語並禱告,因為那是關乎生命,你如何領受恩典,每一天。

愛我們的主,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求祢用你話語的應許導引我們歡樂的安居且穩健的前行。對祢所存的是敬畏的心,對祢所望的是祢旨意的成全。主,給我們超強的記憶,可以一直記得的,就是祢對我們說過的話語,和祢在我們生命中美善的事跡。主,憐憫我們。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遠離比較

民數記11:24-35
摩西將耶和華的話告訴百姓,招聚七十個長老。耶和華的靈停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受感說話。但其中兩個,伊利達和米達本是名單中的人,卻沒有到會幕那裏,就在營中受感說預言。摩西的幫手約書亞說:請我主摩西禁止他們。摩西對他說:你為我的緣故忌妒人嗎?惟願耶和華的靈都降在百姓身上受感說話。摩西和眾長老回到營裏去之後,有風從耶和華那邊颳起,把鵪鶉飛散在營邊,百姓起來,終日終夜捕取鵪鶉,為自己擺列在營的四周。肉在他們牙齒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憤怒就臨到,用重災擊殺他們。那地方便叫做貪慾之人的墳墓。

神的作為奇妙無可測度。摩西招聚眾長老到會幕前,神使用他們的口,訴說著祂的榮耀。但有兩人,不知什麼原因,沒有跟著一起到會幕前,卻也被神使用,就在營中訴說起神所要成就的事。神要如何彰顯祂的榮耀,並不受限於人的想法。神的掌管可畏無法取代。百姓因為沒有肉吃對神心生不滿。等有肉吃又需索無度,貪心的不得了,把肉堆的滿滿的,那捕取鵪鶉的貪婪,反而惹動神憤怒的火苗,成了埋葬他們的墳墓。

當人們的心陷入比較的泥沼裏時,就無法分辨看清出於神的作為,因為已經被這個比較抓住了。比如說,年輕的約書亞,被耶和華的臨在,受感說話的比較困惑了,以為神的作為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場合中才有,因此,他希望可以站出來保護神的尊嚴。曠野的百姓,被每天神所供應的嗎哪和埃及大魚大肉的比較迷惑了,以為神提供的嗎哪根本無法跟埃及的大餐相比,覺得他們在曠野是受了神的欺騙,抱怨,不滿,無望之心猶然而生。

今天,我們還在比較嗎?還在想著過去得什麼現在失什麼,過去是什麼現在少什麼,這人有什麼我卻沒什麼??神不要我們活在比較之中,以為藉著自己莽撞的行動,就可以證明些什麼。因為那會是一條通往愈加不滿,貪婪與絕望的墳墓。神要我們活在祂話語的光中,承認自己的軟弱與有限,不然面對比較時我們彷彿無所不知的拍板認定:我所作的比較絕對正確無誤?別讓比較成為你的神,要專注仰望神的憐憫,信靠神的帶領,遠離比較,是百姓在曠野的歷史給我們的鑑戒。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摩西的考驗

民數記11:10-23
摩西聽見百姓的不滿,就對耶和華說: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祢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直到應許之地。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我獨自擔當不起。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招聚七十個長老到我這裏來,使他們在會幕前與你一同站立。我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和你同當管理百姓的重任。

也要對百姓說:你們的哭號耶和華聽見了,祂必給你們一整個月吃肉,甚至肉從鼻孔噴出,使你們厭惡,因為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摩西對耶和華說:這與我同住步行的百姓的男人就有六十萬,怎有一整個月的肉可吃。耶和華對摩西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

神是聽禱告的神,也是給人信心和智慧解決問題的神。當摩西面對眾人的抱怨與不滿,感到無能為力之時,神讓摩西有解決問題方法,就是賦予摩西所招聚的七十個長老一同分攤管理之責。同時,又提到百姓會有肉吃,且吃到怕的程度。怎麼去生出這些肉來給百姓吃?神似乎給了摩西更大的難題。但神對這看似不可能的難題解決的提示是:在神豈有難成的事!

摩西管理百姓的無力感,幾乎的無法承受的地步。摩西幾乎也抱怨了起來,但摩西是向神訴說。神不怕我們向祂抱怨,因為祂不會對我們的無力和不滿感到驚訝,反而,祂會給我們面對問題所需的改變與能力。但我們若忘記跟神訴說,單單向人發洩心中的不滿時,通常無濟於事,只會讓抱怨的氛圍更加擴散開來。向神訴說苦境與無力,是經歷神福音大能拯救的必經過程。若我們的禱告,跟神的訴說,總是一篇修飾完美的詞彙和一張成積非凡的清單,也許,反而讓神無從介入了。

要以平常心看待發自內心的不平和不滿,並立即的把這些帶到神的面前,向神訴說,交託給神,尋求神大能的幫助,且相信神的膀臂並沒有縮短,祂要按著祂的時間和方法,來向我們顯明祂自己。別把自己所感到的不平或不滿當成藝術品,不但緊緊收藏還不時的拿出來細細品嚐,不。這不會是神要我們做的事,因為如此行,不會讓我們跟神愈來愈親近,反而會讓我們漂流,直到自己不知神在何處。要儆醒禱告,讓神來介入你的無力與不知。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抱怨與貪慾

民數記11:1-9
眾百姓發怨言,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那地方便叫做他備拉。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記得在埃及不花錢就有多樣的食物可吃,現在除了嗎哪以外,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這嗎哪好像珍珠,滋味好像新油。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

抱怨與貪慾如柴火點燃神的憤怒。抱怨表達神似乎力有未逮般,無法讓信靠祂的人感到滿意。貪慾呈現神彷彿山窮水盡般,不能讓順服祂的人覺得滿足。神的憤怒不是因為人的抱怨和貪慾令祂難堪,面子掛不住的結果。神的憤怒有著對罪公義的審判與對人陷入罪行時的那份憂傷。抱怨如繩索,若不解開,將勒斃喜樂的心。貪慾如迷霧,若不移除,將跌入無底之淵。

抱怨與貪慾從不大張旗鼓對我們發出戰帖,卻如頑強的野草般等待機會,每當我們不禁意想起過去的順遂與美好,對照此時的不順與坎坷時,抱怨與貪慾可就有機會從不起眼的角落空縫中冒出來,矛頭除了指向自己,他人和環境之外,其實也指向了著主,抱怨會熱情的告訴我們,主是冷漠的。貪慾會合理的告訴我們,主是無用的。除非,我們懂得喜樂,就可以不讓抱怨有機會生根,我們學會知足,就能夠不給貪慾有空間發酵。

今天,喜樂與知足,仍是主耶穌要賜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能喜樂,因祂是主,能知足也因著祂是主。別被抱怨的謊言給欺騙,也別被貪慾的迷霧給蒙蔽。但怎麼能夠不被欺騙蒙蔽呢?抱怨與貪慾確實比我們聰明千百倍。我想,唯一的出路就是,時時的回到主的面前,尋求祂的面和幫助,求祂把喜樂的心,知足的信賜給我們,除去我們隱而為未現的抱怨與貪慾。

愛我們的主,求你把喜樂與知足賜給我們,不讓抱怨與貪慾在我們心中有地位。主,求祢的話語光照提醒我們,使我們有智慧學會如何以喜樂代替抱怨,以知足代替貪心。主,我們的心時時需要有更新而變化的恩典,或是在感到最順利的時候,或是在覺得最不順利的時刻,都能敬畏祢的名,尊祢為大,以喜樂與知足來回應祢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安營與前行

民數記10:11-36
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奈曠野。跟著法櫃首先往前行的是猶大,以薩迦和西布倫的軍隊,接著是革順和米拉利的子孫抬著帳幕往前行。隨後是呂便,西緬和迦得的軍隊,接著是哥轄人抬著聖物往前行。隨後是以法蓮,瑪拿西和便雅憫的軍隊,末後是但,亞設及拿弗他利的軍隊。摩西請求何巴在曠野與他們同行。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

神帶領百姓往前行的順序,正如神先前對百姓的吩咐(民2:1-34),讓人數眾多的民,成為生活的共同體,有秩序和紀律的行動,讓眾人能夠單憑最前面法櫃的快慢,來作為起行和安營的動向,勝過對未來憂慮,對未知愁煩的考驗。神的信實,比所有人的人生經驗總和更加堅定,也必所有人的生活感受總數更加真實。是神在前面為祂的百姓尋找安歇之處,讓百姓有面對曠野的力量和智慧。

讓我們在一天的開始,就來默想神的話語,思想神的恩典吧!若我們還活著,那就表示並沒有馬上會令你致命的缺乏,既然如此,何必要有彷彿看不見明天太陽般的絕望呢?我想,以色列百姓能夠奈著住性子在曠野安營,關鍵在於法櫃就在他們中間居住,又能夠不猶豫的跨步向前行,關鍵也在於法櫃就行在他們前面。直到如今,我們所信靠,所仰望的生命之主,仍在我們當中居住,且行在我們前面,不是嗎?

要悔改回轉歸向我們的主,不單指著做錯事情時的那種悔悟行動。它更是指出,我們何等容易失焦的本性。當我們做了神要我們去作的事情之後,是否表示神就不得不的必須祝福我們?當我們遭遇的和我們所期待的完全相反時,是否表示神的能力也不過如此,還得自己出手來救自己??要悔改歸向我們的主,是從新對焦與主的具體行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喜樂的跟隨主或安營-安歇在祂的同在中,或起行-踏著祂的腳蹤隨步前行。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祭司的吹號聲

民數記10:1-10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做兩枝號,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吹號時,全會眾要到你那裡,在會幕門口聚集。若單吹一枝,眾首領要聚集到你那裏。吹出大聲時,東邊安的營都要起行。二次吹出大聲時,南邊安的營都要起行。但招聚會眾時,卻不要吹出大聲。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你們與敵人打仗,要用號吹出大聲,便在神面前蒙紀念,蒙拯救。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這都要在你們的神面前作為紀念。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神是聚集會眾在曠野安營,起行,爭戰並以喜樂的心度日的神。藉著祭司的吹號,百姓所聽見號聲的大小及次數來行動。吹號聲,讓會眾在曠野中的行動有了次序,爭戰中受到激勵,獻祭時有了蒙紀念的確信。按著神的吩咐吹號,是祭司世代的定例。吹號聲,也成為凝聚百姓行動的號召,明確而無可推諉。

祭司的吹號聲,當是曠野中百姓最熟悉不過的聲音,且是具有產生行動力的激勵。今天,對你而言,是熟悉且能驅策你產生行動力的激勵會是什麼?是當盡的義務?是該負的責任?是自我的期許?是從神而來的話語和使命!若能以神的話語和使命為根據,對責任義務和期許,也將有不同的視野和眼光。對於一群龐大會眾群體而言,每一次的起行與安營都會是一個極為繁瑣的工程。對感到不便又麻煩之事的抗拒,是輕而易舉的。但熟悉且明確的使命,如同吹號聲,會讓我們受激勵,勝過對麻煩與不便的抗拒。

在曠野,吹號聲的次數大小所代表的行動,是從陌生到熟悉。安營與起行,繁瑣的預備和收拾,也是一再的操作練習而漸漸熟練。有句話說:你練習的是什麼,你熟練的就會是什麼。要熟悉神的話語,就得把握與主親近,聆聽祂話語的時刻,且把所領受的心得與教導寫下來,要熟練於對神的信靠順服,就得把握與己與人相處的時刻,憑信而有喜樂,因愛樂於付出,且把難處帶到主的面前,仰望神的憐憫幫助。日復一日,時常也會有進三步退兩步的窘境,但直到抵達終點,我們仍相信,祂是我們生命的主,一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