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關於饒恕的再思

馬太福音18:21∼35
彼得問耶穌: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耶穌說:七十個七次。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有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主人就動了慈心,釋放他且免了他的債。那僕人出去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就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求他的寬容。他不肯,竟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看見就憂愁,把這事告訴主人。主人對他說: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門徒對人的寬容是有限度的,以饒恕的次數施行饒恕的要求。耶穌對人的饒恕是有能力的,以憐憫的慈心流露饒恕的生命。耶穌所宣揚天國的福音,是以自己的性命,代替人的軟弱與不義,成全人在主的面前能夠被饒恕也可以有饒恕人的視野。關於饒恕的功課,並非從饒恕的要求出發,而是從饒恕的領受開始。比起人靠己力所能饒恕的總和,若與人在主裡所領受的饒恕之恩相較,就更顯得微乎其微。但每每談到關於饒恕,仍很難突破被饒恕時,是欣喜若狂,要饒恕人,卻痛苦不平的瓶頸,怎麼辦呢?除非,我們能夠看見並且明白,耶穌的饒恕之恩,也在那需要被饒恕之人的身上。

但顯然的,那被主免除一千萬債務的人,並沒有承認主在欠他十兩銀子的人身上,也有著免除債務的能力,因此,得靠著把對方關進監牢的方式,來達到拿回十兩銀子的目的。許多時候,我們也很難承認,那得罪甚至虧欠我們的人,在主的面前,也有著被饒恕的恩典。以致於想把對方放進受刑的監牢,卻不知不覺也把自己放進無形的牢籠。但耶穌確實已經把饒恕對方的能力賜給我們,就在耶穌為我們流血捨命復活,並容讓我們與祂同死同埋同復活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若我們真有被主饒恕,有真自由,我們也會漸漸明白,並且領受饒恕的吩咐,讓主的饒恕在你身上,也在需要被你饒恕的對方的身上。如今,耶穌仍要在你生命裡成全饒恕之恩,施行饒恕之能,而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敞開心領受主對我們的恩慈!


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是禮物是現在

馬太福音18:10∼20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他豈不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就趁只有他和你在一處時,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我實在告訴你們,若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迷失的,耶穌要尋找。受傷的,耶穌要醫治。犯罪的,耶穌要拯救。祈求的,耶穌要成全。聚集的,耶穌要同在。這是耶穌在眾人當中,繼續著天國裡的都是怎樣的人的內容,說:是被神尋見,醫治,拯救,成全,同在,是相對於自認沒有迷失,沒有損傷,能夠自義,自感良好的生命光景。耶穌來,並非為要改良人們的瑕疵,補滿其中的不足,而是要徹頭徹尾的領人成為新造,重獲新生,有全新的道路,方向和中心。因此,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被尋見得改變,被醫治有恢復,被拯救得聚集,這些都訴說著,神在此時此刻為你預備且已成全的更新。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為著或好或不好的處境遭遇感謝,是耶穌先尋找,所以能夠與主相遇,是耶穌先醫治,所以能夠經歷恢復,是耶穌先拯救,所以擁有生命平安,是耶穌先同在,所以能夠跟隨同行。而數算恩典,如同船隻在大海航行的指南針,在可見風浪的起伏,可感船隻的搖晃中,擁有應許的確據和把握,領受平靜安穩的根基,察覺與主前行的真實。因為,風浪再怎麼猛烈起伏,終有平靜之時,船隻再怎麼劇烈晃動,也終有停止之刻,唯有主並祂的話語,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不曾改變。都是一樣,直到永遠。因此,能夠在短暫中與永恆之主相遇,被稱為是禮物,也被稱為是現在。present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回轉像孩子

馬太福音18:1-9
門徒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凡自己謙卑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是最大的。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或一隻眼睛叫你跌倒,就砍下來,剜出來丟掉。你缺一隻手,或是一隻腳,或是一隻眼進入永生,強如有兩手兩腳兩眼被丟在地獄的永火裏。
 
門徒想知道在天國永恆裡的,都是怎樣的人。有錢財?有成就?有名氣?有功勳?耶穌說:都不是,曾經出現過在世上的錢財成就名氣功勳都不屬於永恆,也無法帶進永恆,都將隨著世代興起與沒落的交替而改變,這不是說,錢財成就名氣功勳在世上全無是處。關鍵在於這些是掌握在誰的手中!若像孩子,這些都會是在父母親的管理之下,且以單純的相信,信靠他們牽手對我們的帶領,或給我們,或不給我們,或按著我們的期待擁有,或按著他們的心意給予,都能歡喜快樂的接受。但若不像孩子,想必這一切會是緊緊的握在自己的手上,且會用盡所能的聰明與方法,意圖將擁有的一切積存到以為的永遠之處,卻陷入更加令人憂愁不安煩悶焦躁的無境之地。
 
回轉成小孩子的樣式。表示一個人並非全然無知,而是承認在神面前仍然有所不知,表達一個人並非全然無能,而是知道在神面前依然有所不能,表明一個人並非全無想法,而是渴望尋求神且委身於神的心意。能夠回轉像孩子,是因領受了信實之信的根基,是因擁有了應許之望的能力,是因回應了永恆之愛的行動。今天,回轉像孩子仍是神在此時對你的邀請,因著神的信實是我們之所以相信的活泉,神的話語如白天的雲柱,夜間的火柱般的清晰,神的慈愛是我們之所以能愛與被愛的源頭。能夠回轉像孩子的人是何等有福,因為有一位能夠讓他倚靠直到永遠的生命之主。這個有永恆生命之主可以倚賴的人,會是你?就是你!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如芥菜種的信

馬太福音17:14∼27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裏,他們卻不能醫治他。耶穌說: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門徒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那鬼呢?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地憂愁。到了迦百農,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耶穌說:世上的君王向誰收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說:是向外人。耶穌說:既然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但恐怕絆倒他們,你且往海邊,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牠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作你我的稅銀。
 
面對被鬼附受苦孩子的需要,門徒不能的,耶穌能夠。或許門徒面對自己的不能也感到納悶吧。畢竟,面對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時,信心依舊是必經的道路。只是差別在於是讓耶穌作主掌權作王,還是由自己作主自我掌握的相信。前者,是把需要帶到主的面前,後者,是讓需要給人己承擔。相遇的對象與內容的不同,視野與態度也就不同。或是能夠與不能夠是如此,或是為什麼要,為什麼不要也是如此。耶穌可以不上十字架,但耶穌為什麼必須上十字架,耶穌不會向信靠祂的人收稅,但跟隨耶穌的人為什麼需要向政府繳稅,

面對耶穌必須在十架上死的事實,門徒禁不住的憂愁起來。面對需要付稅的法律,門徒經歷了魚口中的一塊錢的替付。因此,讓我們在生命中的能與不能中與主相遇吧!唯有交託讓主掌權作王,才是我們在信心之中尊主為大最具體的行動。讓我們在生活裡為什麼要,為什麼不要的選擇中按主咐而行吧!唯有倚賴耶穌豐富的預備與替代,才是我們在信心裡充滿盼望最聚焦的力量。耶穌在十架上的必須,流露出永恆之愛的馨香,是我們一生的安全所在,門徒按著耶穌的吩咐而行所經歷的替代,也是我們此時莫大的激勵,因為關乎公義、聖潔、信實、慈愛、智慧、救贖。人雖有限,主卻不受阻礙。生命中的能與不能在於主,生活裡為什麼要為什麼不要也因著主且是為著主。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在這裡真好

馬太福音17:1∼13
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上了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門徒聽見,就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說: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耶穌說:以利亞要先來復興萬事;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門徒這才明白以利亞是指著施洗約翰。
 
門徒在榮耀中與耶穌,摩西,以利亞面對面,這榮耀真讓彼得陶醉嚮往,時間若能停留在此時此刻,就算是死了也了無遺憾。但耶穌帶著門徒到山上,並非要他們流連在高峰的甜蜜美好。而是預備他們面對耶穌即將要走的,令人厭惡不願遭遇的十架苦路。忽然之間,雲彩中聽來令人害怕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以及不見一人只見耶穌。這些經歷,都在預備門徒回應耶穌對他們所說的~凡跟從我的,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的呼召!把在山上真好的體驗擴展延伸成為下山之後,在耶穌裡,全然信靠的動能和行動。門徒漸漸的明白人們怎樣對待施洗約翰,也會如此的對待耶穌。也漸漸的知道,神復興萬事的應許沒有改變,卻是藉著耶穌的受苦受死顯露在世人眼前。
 
耶穌的受苦受死,在人看來毫無榮耀光彩可言。如同在極端寒冷的天候裡,除了一片單調的雪白,還能有什麼生命的盼望可尋,一切似乎都定格停止了。只要來得及逃的,也都早已趁著尚未完全冰封之前跑光了吧!死亡的冰凍再怎麼嚴峻,當冰雪融化成為大地所需的水份,大地隨著陽光回暖甦醒的那一刻開始,我們怎能不為生意盎然的恢復發出驚嘆和讚美。生命並不會因為十架苦難與死亡的承受而消失,如同神對我們的愛,憐憫與拯救,並不會因為看不見就消失,感受不到就減少。相反的,正因著不受限於眼見的信心,不受制於感受的信任,不受阻於得失的信念,讓我們更敏銳於察覺主此時此刻,賜放在我們裡面湧流的生命活水,運行在我們當中活潑的生命作為,而深深的明白,在這裡真好!


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耶穌是基督

馬太福音16:13∼28
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對他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從此,耶穌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受苦,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說:主啊!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每個人必要在主的面前交帳。
 
耶穌是基督,是教會建造的根基,是經過死亡的生命之源。彼得的信仰告白,表達門徒對耶穌的認識,將從耶穌所行的看見,更新至耶穌所是的相信。而捨己,背十架,跟從耶穌的呼召,正是耶穌要門徒更多認識,更深相信祂的所是的邀請。當耶穌說,祂必須受苦受死時,彼得不願意甚至不認為這些又難又苦的事不應該發生在耶穌身上。或許,這也間接的反映出人們一方面對受苦受死有著莫名的恐懼與厭惡,擔心和害怕。一方面對生命永恆又有著美好的期待與想像,熱切與渴望。但耶穌繼續說:第三日復活。揭露了受苦受死本身的有限性,它們在有限的時空裡確實有影響力,但依然無法遮掩否定耶穌是神的兒子,是永恆生命的首先,也是永恆生命的成全。
 
因此,捨己,背十架,跟隨耶穌。是恢復起初受造的生命連結,領受重生新造的生命豐盛。使我們能夠真實的與苦難和死亡面對面,藉著耶穌的受苦受死與復活,經歷體驗並窺見可見的苦痛與死亡的短暫,以及在主裡的寬廣和永恆的真平安。因此,此時,讓你緊緊抓住的,仍是耶穌是基督,祂是你的拯救,是你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可見的苦難,或許仍會損傷你的身體,衝擊你的心情,搖撼你的視野。但它們也在主的掌管底下,當我們單單被疼痛的身體,受衝擊的心給吸引,而模糊了對主的仰望與專注,那將會是相當可惜的無知。求主幫助,憐憫,引導我們,將疼痛的身體,受衝擊的心放下交託給祂,並放心的跟隨耶穌的腳蹤行。

 

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約拿的神蹟

馬太福音16:1∼12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試探耶穌,請他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再沒有神蹟給他看。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路途中門徒忘了帶餅。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帶餅吧。耶穌看出來,就說: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不記得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籃子的零碎嗎?也不記得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嗎?我對你們說: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話不是指著餅說的。門徒這才曉得耶穌不是叫他們防備餅的酵,乃是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
 
法利賽人相信有神蹟,撒都該人不相信有神蹟。兩個對神蹟有截然不同立場的陣營,此時,似乎也成了朋友,一同用神蹟這個問題,想要來試探,尋找耶穌的把柄。但耶穌明白的告訴他們,除了約拿在魚腹裡三天三夜的神蹟,也就是預表耶穌來到世上所要成就的救恩之外,不會有他們真正需要的神蹟。不論對神蹟的立場為何,他們的生命都需要經歷改變更新。耶穌也藉著與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對話,耐心的釐清對話的內容,提醒門徒要謹慎,不要被他們的教訓給動搖迷惑,失去了對神的仰望與信靠。幫助門徒在往後服事的過程中,當經歷外在的奇事異能時,依然能夠不失去焦點~人人都需要耶穌,領受生命更新之恩,成為新造的人。

許多時候,我們也會期待有神蹟,如同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冰冷裡渴望溫度,在無路時發覺轉機。其實,神並不吝嗇把瞬間翻轉的神蹟奇事賜給我們。只是我們是否預備好,真的不會緊抓著神蹟不放,以致於當不再有第二次第三次我們所期待的神蹟繼續發生時,很快的也就把主給丟棄了。唯有引導我們有真實生命的改變更新直到永恆的事蹟,對我們而言那才是真正的神蹟!耶穌對門徒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的提醒,如今,也是對我們的提醒,不要讓我們對神的相信單單只建立在可看,可摸,可感之上。或看得見或看不見,或感受的到或感受不到,耶穌依然是我們生命的主,是每時每刻的帶領者。就在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神蹟時,神在我們生命裡的作工的痕跡,早就已經在那裏!因為,能夠與主相遇,生命可以被改變的本身,就是一個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