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未來的盼望

民數記24:12-25
巴蘭回本族之前,題起詩歌論以色列民未來如何對待摩押王巴勒之民,說: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毀壞擾亂之子。有一位出於雅各的,必掌大權,他要除滅城中的餘民。巴蘭觀看亞瑪力,就題起詩歌說:你原為諸國之首,但終必沉淪。巴蘭觀看基尼人,就題詩歌說:你的住處本是堅固,卻必衰微,直到亞述把你擄去。哀哉!神行這事,誰能得活?必有人乘船從基提界而來,苦害亞述,他也必至沉淪。於是巴蘭起來回他本地去。

神是歷史的主宰者,眾民的興起,萬國的交替,都述說著祂無可測度的權能與作為。神也是生命的掌管者,個人的生活動作存留,處境的起伏與遭遇,都述說著祂無法斗量的豐盛慈愛。這一切都為著使人認識並敬畏祂的名效力。若一個人無法從歷史的脈絡和生命的交替中對創造之主有認識並心存敬畏,就不能說自己此生是一個有未來且充滿盼望的人

巴蘭題起詩歌,論及以色列,摩押,亞瑪力,基尼人,亞述的未來,讓當時的人聽來,是令人無法置信的天方夜談,就好比現在最強大的國家,若說未來會成為最貧瘠的荒漠,又好像現在最有錢的產業,若說未來會成為被遺忘的地區,有誰能夠相信這將會成真?大至國家,小至個人,會希望的當然是越來越好,有誰會想要的是越來越差?巴蘭提起詩歌論及的民族,說要失敗了,要落末了,若我們正是其中的當事人之一,聽在耳裏,會如何回應這話語呢?

盡己所能的去憤怒抵擋輕視不信是一種回應。盡己所能的來虛心領受反省改變也是一種回應。前者的焦點在於我,後者的核心在於神。前者試圖以我為準繩來跨越現在,後者以神為中心去擁有未來。此時,我們聚焦的準繩和中心為何?這將決定我們以怎樣的心志和態度來面對今天。環境會有起有落,世代會有交有替,但無論經過有多少年日,神的話語是活潑的,因為神活著一直到永遠。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幸福之路

民數記23:27-24:11
巴勒再次要巴蘭咒詛以色列民。巴蘭見耶和華喜歡賜福與以色列,就舉目看見以色列人照著支派居住。神的靈臨到巴蘭身上,他便題起詩歌說:雅各啊,你的帳棚何等華美!如耶和華所栽的沈香樹,他的國必要振興,他要吞吃敵國。凡給你祝福的,願他蒙福。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巴勒向巴蘭生氣,說:我召你來為我咒詛仇敵,不料,你這三次竟為他們祝福。回去吧!我想使你得大尊榮,耶和華卻阻止你不得尊榮。

神對百姓的應許,沒有似是而非的空間,一直都是是的。巴勒意圖用巧思謀算來竄改神應許的內容。巴蘭試圖以更動神對百姓祝福的內容,來滿足個人貪婪的私心,但這些都徒勞無功。在巴勒的謀算中,在巴蘭的意圖裡,反而更顯出神對人應許的真意與神祝福的定意。人的心可能會隨著環境的變動而變來變去,但神定意要成就的,是讓人在短暫有限的歲月中,能夠真實經歷到祂對人的那份永恆之愛。如此的愛,不因著人的謀算與意圖,而是在與祂的關係裡

直到如今,神的愛仍在我們裡面做工,並藉著祂對我們的應許和祝福向我們顯明祂自己。無論我們有否感受,祂一直都在,祂總是陪伴在我們左右沒有離開。無論我們有否明瞭,祂一直都是,祂總是堅定祂的話語沒有改變。無論我們有否進展,祂都不曾停歇祂的工,為要成就祂對我們永恆的美意。我們的呼吸正述說著神愛的作為,我們的年日正述說著神愛的歷程,我們的相信正述說著神愛的果子。今天,我們是幸福的,不是因為心想可以事成,而是因為我們有一位與我們談,伴我們走,生命窄路同過的生命之主

讓我們跟生命之主談談談吧,或者我們稱之為禱告。我們有話對祂說,但別急著把話說完就走了,也稍作停留,聆聽祂要對我們說的話吧!禱告若不是一種關係雙向的交流,就會成了失去溫度,冰冷無感的報告或喃喃自語的自我催眠。讓我們與生命之主同行吧,或者我們稱之為信靠順服。祂對我們的生活有要求,特別是跟我們想要的不太一樣時,我們必須信靠順服。比如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若是主對我們生活的要求時,我們就得靠主捨棄沒有喜樂的心,重拾荒廢多時禱告的熱情以及拒絕內心抱怨的言語。堅定的順服主,領受祂對我們生活的要求吧,因為在人不能,在主凡事都能。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敞開

民數記23:13-26
巴勒又帶巴蘭上毗斯迦山頂,說:求你為我咒詛以色列民,於是巴蘭築壇獻祭迎見耶和華。耶和華的話臨到巴蘭,巴蘭就題詩歌說: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祂說話豈不照著行呢?祂發言豈不要成就呢?我奉命祝福,神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現在必有人論及他們說: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巴勒對巴蘭說:你不要咒詛他們,也不要為他們祝福。巴蘭回答巴勒說:我豈不是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必須遵行嗎?

無論巴勒用多少言語或巧計,仍無法撼動神所要賜給以色列民的祝福。縱然巴勒不死心,換了地點~從巴力的高處換到毗斯迦山頂,改了說法~從咒詛百姓的要求到至少不為要他們祝福的請求,但神的話語不會因為地點換了,說法改了就變的不一樣。神是信實的,祂的話語並不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意圖和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轉變。相反的,時間,人物和環境都會過去,但祂的應許必定要成就。天地都要廢去,但祂的話語永遠長存。

人與生俱來的慣性就是抓取,那是讓人得以生存的安全感的來源。抓取的動作確實給人安定的感受,卻也可能是失落的開始。抓取的慣性如水流,能夠載舟也能覆舟,端看抓取的是甚麼。若亟欲抓取的時間,環境或人物,就好比手握細緻的沙土,抓的越緊,只會讓沙土從指縫中流失的速度越快,若抓取的是神應許話語,祂美善的愛與同在的引導,就好比在海上航行的船隻,無法把風製造出來,卻能夠揚起帆來,乘著風力破浪前行。也許,後者抓取的動作,用放手來形容更為適當吧!向神敞開自己,會是我們今天最有智慧的抓取。

當我們專注於主的同時,主也專注於我們。如此雙向的關係互動,正勾勒出此時我們的生活實境。別讓自己太忙,忙到把神給忘記的結果就變盲了,看不見神的信實。也別讓自己太閒,閒到把神忘記的結果就變茫了,看不清被蒙蔽的心。若已中斷讀經的,今天,就接續閱讀吧!若已忽略禱告的,今天,就恢復禱告吧!不要對自己心志的反覆起伏感到驚恐,要對神的信實,不變的慈愛與長存的話語心存敬畏臣服。

愛我們的主,幫助我們能夠向祢敞開心,有祢愛的眼光來看見所處的環境,能夠記住並明白祢話語的寶貴,勝過對其他事物的渴求。主,祢的話語是我們得以乘風破浪前行的風帆。若沒有祢的話語,我們只能在世界的波浪中忽左忽右的飄搖,忽上忽下的載浮載沈。主,求祢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在祢話語的光中,得見祢對我們生命的塑造,生活中的慈愛和引導,使我們在祢面前的信得以堅固。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轉變

民數記22:41-23:12
早晨,巴勒領巴勒到高處,觀看以色列營的邊界。巴勒按著巴蘭的吩咐築七座壇,獻上公牛和公羊。巴蘭上一淨光的高處,神迎接巴蘭,說:你回到巴勒那裏,要如此如此說。巴蘭回到巴勒那裏之後,便題詩歌說: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耶和華沒有怒罵的,我焉能怒罵?我從高峰看他,這是獨居的民。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我願如義人之終而終。巴勒對巴蘭說:你向我做的是甚麼事呢?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你竟為他們祝福。巴蘭回答:耶和華傳給我的話,我能不謹慎傳講嗎?

神賜下話語是為了祝福,不是為了咒詛。巴勒希望神能說出咒詛以色列民的話語,神卻藉著巴蘭說出對以色列民的祝福~他們是從萬民中被分別出來,被稱為義,蒙愛的百姓。巴勒想要對以色列民施予咒詛的意圖,不但沒有撼動神在百姓身上已經成就的救贖,反而成為再一次祝福以色列民的管道。神能夠將從人而來的咒詛變為祝福。神所看為好的,人怎能說是壞的呢?對巴勒來說,以色列民似乎是壞的,因為巴勒內心的恐懼被觸動了。對巴蘭來說,以色列民似乎是可咒詛的,因為巴蘭內心的貪婪被激動了。但人的恐懼和貪婪,仍無法煙淹沒神對人的愛。

巴勒的恐懼和巴蘭的貪婪一同站在高處,期盼藉著咒詛以色列民來獲得解決與滿足。也許,此時的以色列百姓對於巴勒與巴蘭的同謀一無所悉,但神對百姓的看守保護至始至終沒有缺少。神對巴蘭說話,讓巴蘭無可推諉的,只能在巴勒面前說出百姓所蒙受的祝福。許多時候,我們總希望能夠站在高處,掌握住自己人生的全局,盡可能的獲得資訊,來排出非預期的意外。但更多時候,就在我們不知與無知的時刻,神早已主動的在前面為我們改變了問題的樣貌成為祝福。今天,這樣的作為仍要在我們當中進行,就是以祂的平安來代替我們的恐懼,以祂的豐足來代替我們的不足。

今天,我們可以不憂慮,是因為在我們還未度過之日,神已經在前面為我們開道路,我們可以滿有平安,是因為神在我們還未經歷之處,已經在前面為我們豐富預備,且是藉著祂的話語,將如此的信栽種在我們的生命中,使我們相信祂在我們生活中作為的良善。或許,就人看來,此時,一點也無佳形美容可言,一點也無有可羨之處,甚至令人唯恐避之不及。但神的良善,沒有因此被削弱,祂對你的愛,更沒有因此減少。祂要將人所看為的咒詛化為祝福。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光照

民數記22:31-40
耶和華使巴蘭的眼目明亮,他就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在路上,手裏有拔出來的刀,便低頭俯伏在地。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我出來抵擋你,因你所行的偏僻,驢若沒有三次在我面前偏過去,你早就被殺,留牠存活。巴蘭聽見了,就為自己的無知認罪,並聽從耶和華使者的話,去見巴勒,受到巴勒歡喜的迎接,說:我已經到你這裡來,神將甚麼話傳給我,我就說甚麼。巴蘭和巴勒同行,來到基列胡瑣。

神是光照人心,使人醒悟明白祂作為的神。若沒有神的光照,因為看不見明天,人只能在黑暗扭曲的死寂中迷失,並且沒有未來可言,只能無奈的面對一點一滴逝去的生命,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努力的,是積極的,卻一點也沒有平安的確據和把握可言。當巴蘭把途中一切的不順都歸咎遷怒於驢的身上時,神讓巴蘭明白,驢若不如此,他早已喪命。神讓巴蘭有悔改的機會,允許巴蘭到巴勒那裏,忠實的傳講神的話語。

神是藉著祂的話語光照我們,使我們醒悟,明白臨在生命中的作為,令我們感到羨慕,所以為的好,對個人而言不見得全是好的,令我們感到厭惡,所以為的壞,對我們而言也不見得全是壞的。神要光照,拆毀我們那足以扭曲與神的關係,對神的信靠的想法與行為。比如說,把神的恩典當成放任自我,得以任意妄為的擋箭牌,或者總是活在陳年的罪咎憤怒裡不願徹底的饒恕他人或自己。神的光照,讓我們有了回轉歸向祂的機會。唯有面向陽光,才能勝過面前的陰影黑暗。今天,神的話語仍要光照,使我們轉離黑暗,活在他話語的光中。

因此,神的話語當是我們今天最大的滿足,該是我們每天專注的尋求。是的,每當我們吃到美食,聽見好話,見到好事,遇見好運時的那種欣喜不在話下,但除非也讓它們回到神的面前,不然我們無法真有滿足。是的,每當我們吃到不美食,聽見不好話,見到不好事,遇見不好運時的那種怒氣也不在話下,但除非也讓它們回到神的面前,不然我們無法真會釋懷。要渴望神話語的光照,別小看默想神話語的片段時光,因為,生命的翻轉從此展開。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遷怒

民數記22:15-30
巴勒又差遣比先前的更多更尊貴的使臣到巴蘭那裏,說:求你到我這裡來,為我咒詛以色列民,我必使你得極大的尊榮,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次日早晨,巴蘭就備上驢,和摩押的使臣一同去了。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抵擋他,驢看見耶和華使者手裏有拔出來的刀,就從路上跨進田間,巴蘭就打驢,要牠回轉上路。耶和華的使者就站在窄路上,兩邊都有牆,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就貼靠牆,將巴蘭的腳擠傷了,巴蘭又打驢。耶和華的使者又往前去,站在狹窄之處,左右都沒有轉折之處,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就臥在巴蘭底下,巴蘭發怒,用杖打驢。 耶和華叫驢開口,對巴蘭說:我向你行了什麼,你竟打我這三次?

神對巴蘭的吩咐是明確的~神所祝福的,你不可咒詛。但巴蘭因著眼前可以獲得的尊榮和利益,再加上對方是那麼熱情又誠懇的邀約,馬上拒絕人家也太不近人情,或者在神的吩咐與人的期待之間,可以找到賓主盡歡,兩全其美的方法吧。但神對巴蘭的吩咐是明確的,對巴蘭去路的阻擋也是明確的。雖然神藉著使者攔阻巴蘭的去路,巴蘭卻看不見是神對他的阻擋,反而對著驢異常的舉動發怒,最後神讓原本不能開口說話的驢向他說話。神是慈愛的,祂渴望與巴蘭對話,使巴蘭能夠明白在人的期待底下,祂的心意是什麼!

一樣的,神渴望與我們對話,用我們所能夠明白的方式,使我們認識祂,在眾人的期待底下,貼近祂美善的心意~再怎樣令人動心的榮華富貴,也不能成為咒詛他人的動機。神對巴蘭很忍耐,沒有立刻關閉與他對話的管道,藉著在他身旁,陪著他長途跋涉的驢,向他說話。神對我們也很忍耐,沒有馬上挪去與祂對話的機會,仍藉著我們所熟悉的人事物,向我們說話~再怎樣令人痛心的衝突衝擊,也不能成為無法與神和好的理由。在對話的過程中,有時也會遷怒他人,這他人也包括環境和自己。巴蘭把路上遇見不順的倒楣事的帳都算在驢的頭上,卻不知道那有著神的憐憫。許多時候,神的憐憫在順境中,也在逆境裡,祂要與我們對話,也正與我們對話,就在今天,就在此刻。

混濁的水沒有流動,就不容易清澈,煩亂的心沒有寧靜,就不容易安息。混濁的水流動需要湧流的活水,煩亂的心寧靜需要福音的話語。清早起來,先讓我們來到神的面前,聆聽詩歌,默想話語,禱告感謝吧!還有什麼正令你喘不過氣,煩惱不已的壓力呢?安靜些許時間禱告,神要藉著我們此時所感受到喜怒哀樂與我們對話,把我們帶回到祂的面前,領受信靠祂的甜美。若能如此,我們便能夠學會越多的仰望主的憐憫,越少的遷怒歸咎人事物。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轉折的關鍵

民數記22:1-14
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約旦河東,對著耶利哥安營。摩押人因以色列民甚多,就大大懼怕,心內憂急。摩押王巴勒就差遣使者召巴蘭來。說:有一宗民從埃及出來,比我強盛,現在求你來為我咒詛他們,或者我能得勝。摩押王的使者來見巴蘭說明來意,並在夜裡停留。神臨到巴蘭,對他說:你不可咒詛那民,因為那民是蒙福的。巴蘭早晨起來,對巴勒的使臣說:你們回本地去吧,因為耶和華不容我和你們同去。摩押的使臣就起來,回巴勒那裏去。

以色列民雖沒有主動挑釁摩押王巴勒,但他們的強盛卻讓巴勒心生恐懼憂愁害怕,想要藉著咒詛對方的方式來解除內心的憂急,獲得外在的平安和內裡的平靜。或許,這是摩押王巴勒面對比自己強盛的民時,所能想到最後的辦法。因此,派員去找說話非常靈驗的巴蘭協助。當夜,神主動臨到巴蘭,非常清楚的讓巴蘭知道,不可隨著摩押王巴勒的意思去咒詛神所賜福的百姓。除了咒詛對方,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摩押王巴勒心裡充滿的不再是恐懼害怕而是平安呢?

也許是職責使然,身為國王的巴勒,差遣使者拿著酬謝金找巴蘭來咒詛以色列百姓,跟集結軍隊爭戰相比,可說是把損傷降到最低,效能提到最高的得勝之法。也許是神如何幫助百姓,成為勢如破竹的常勝軍的風聲早已傳遍各地,讓身為國王的巴勒,認定整個局勢已定,唯有藉著咒詛的力量,才有翻轉局勢的可能。也許我們也有類似的掙扎,面對擔心恐懼害怕時,或基於角色職責,或認定除了奮力一搏已窮途末路之時,真的就已經沒有其他獲得勝利,領受平安之途??也許,摩押王巴勒真正的敵人,不是聲勢強大的以色列百姓,而是早已根植在內心深處的那份擔心恐懼和害怕。別小看它們,因為它們正以不同的面貌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我們的感受,選擇與判斷。

如何不讓擔心恐懼害怕左右我們的判斷,影響我們對焦於主的專注與行動,仍是今天我們必須面對的衝擊。我們所擔心恐懼害怕的內容,形式與強度各有不同,但卻同有一位創造天地,賜人生命氣息的主。試想,若摩押王巴勒尋求巴蘭協助的,是如何面對以色列民時內心的那份恐懼憂愁害怕,而不是只想到如何讓以色列民在眼前消失,其結局也將會大大的不同。此時,是什麼正在影響左右你的判斷和決定?是正感受到的擔心恐懼害怕?還是那位應許和我們一起面對,並要幫助我們勝過擔心恐懼害怕的那位生命之主。

愛我們的主,求你光照我們的心,幫助我們將自己所感到的擔心恐懼害怕的人事時地物交托給祢,求祢用平安充滿我們心中。主,開啟我們信心的眼光,面對擔心恐懼害怕時,能夠看見我們並不孤單,祢不是在左右旁觀,而是在前面為我們爭戰,讓它們成為我們可以繼續前行的墊腳石。主,感謝祢,如此的作為不是今天才行,也不是想到才有。而是我們與祢相遇之初,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