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復仇的血氣效應

士師記20:1∼16
以色列人從但到別是巴都,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萬。以色列人聽聞被害之婦人的遭遇,利未人和妾夜間在便雅憫的基比亞住宿。丈夫如何遭受基比亞人的攻擊,婦人如何被強暴致死。之後,以色列人都起來如同一人打發人去,問便雅憫支派的各家說:你們要將基比亞的那些匪徒交出來,我們好治死他們,從以色列中除掉這惡。便雅憫人卻不肯聽從。並從各城聚集,共有二萬六千;另外還有基比亞人點出七百精兵。要與以色列人打仗。

以色列人的良知,因著婦女被集體強暴至死事件,似乎再一次的被喚醒。四十萬人的步兵就這樣自願性的被集結起來。只為了將加害的匪徒繩之以法。怎知以法蓮支派並不配合,或許並不覺得有錯,也許認為以色列人小題大作,集結那麼多人要來找碴,甚至是惱羞成怒不願認錯。因此不甘示弱的也召聚重兵對峙,以色列人的內戰一觸即發。一個沒有王的時代,武力成了是非對錯的代言人,誰勢重力強,誰就是正義的那一方。致於真相為何並不重要。當聚眾的武力成了維護利益,表達正義的方法時,反而讓真實變的更加模糊。

武力對峙,拼個你死我活,成了以色列人與以法蓮支派面對案件的處理方式。以法蓮支派如同現行犯般,有著四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被要求挨家挨戶搜捕匪徒,一時之間,怎能叫人心服。血氣能夠帶出的不過是更強烈的血氣。以法蓮支派怎肯就這麼讓人任意對待。他們也是有軍隊甚至是精兵可以對戰的,誰怕誰呢?當以色列人沒有王,個人偏行己路的年代,誰怕誰,成了支派之間衝突時最鮮明的旗幟。我們呢?有衝突時,我們應當懼怕的是什麼?是益處沒了?是成就沒了?是名聲沒了?是榮耀沒了?我們應當敬畏的是那位賞賜益處成就名聲榮耀,也是收回益處成就名聲榮耀的生命之主。唯有萬軍之主,應當是我們一生深愛而無所畏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