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專注倚靠的實質生命力

經文:馬可福音12:35-44
35 耶穌在殿裡教訓人,就問他們說:「文士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36 大衛被聖靈感動,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37 大衛既自己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眾人都喜歡聽他。38 耶穌在教訓之間,說:「你們要防備文士;他們好穿長衣遊行,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39 又喜愛會堂裡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40 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罰!」41 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裡投了若干的錢。42 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43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44 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基督,大衛的子孫,對大衛說: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做你腳凳。這是什麼意思呢?從時間序來看,基督是從大衛譜系而出,從主權掌管來看,基督在萬世之先便已是且在。因此,凡以基督為主的,基督就是他生命的中心與生活的方式,耶穌以文士為例教導眾人要防備想要被看見,被稱讚,被高舉,卻以惡對待弱勢的假意敬虔。耶穌也以投上的是餘額或是養生的奉獻行動為例來教導門徒,真實的奉獻不在於數字的大小,在於奉獻者內裡優先次序的意志與表達。

基督是主漸進啟示的認識與領受,好比高度的差異所見的寬廣不同,卻無礙於本有全貌的真實。舊約時代藉著律法與先知,為百姓指向彌賽亞國度的臨到,新約時代則透過耶穌的道成肉身,受苦受死並復活,為世人啟示屬神國度臨在的實際~不是外在眼見的那種顯揚,是內裡關係實質的改變更新。前者表達的,是以人為本,以我為中心的外貌,可以偽裝也能夠假意。後者顯露的,是以神為本,以基督為中心的關係,是真實也能有行動的。如同一個是用神來裝飾自己的文士,一個是把自己全然獻上為神的寡婦。

生命的優先次序,確實影響著現有的生活樣式。若基督真是我人生的主人,除了基督,其他的,如金錢,心情,環境,有否被讚場肯定,有否被看見,都不會成為左右我人生的搖擺與猶豫不定的關鍵。反而,這些會是不斷墊高我們更多認識神是怎樣的一位神,更深經歷神在此時此刻的所是與所能為何的契機與現場。若有一個時刻,當文士的敬虔沒有被人看見,依然滿心歡喜他與神的關係而盡心竭力,當寡婦的奉獻直接衝擊到的是她的明天不知將如何,卻依舊堅定相信或順或逆,她都是屬於主的人。如此專注對神的信靠與倚賴的生命力,我們會羨慕嗎?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主在心門外的叩門邀請

馬可福音12:28-34

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的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 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 』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那文士對耶穌說:「夫子說,神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神; 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的多。」 耶穌見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神的國不遠了。」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


有一個文士聽見耶穌與法利賽和希律黨人的對話,覺得耶穌是有料的人。就主動求教問耶穌:在多如牛毛的律例典章誡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耶穌說:首先的是,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再來就是愛人如己。文士非常同意耶穌所說:愛神愛人確實勝過所獻上各樣祭祀的內容為何。耶穌也肯定這文士對律法誡命的融會貫通,說:屬神國度的邀請,已經來在你心門外叩門。之後,也就沒有人再問耶穌什麼了。


耶穌的言行可以引起法利賽與希律黨的敵對,也可以帶來主動求教學習的風氣氛圍,雖然這文士主動求問內裡的想法到底為何,卻也透過與耶穌的一問一答之間,讓自己也讓周遭在場的人得以聽聞,律法的總綱~愛神愛人,比向神獻上的任何祭物更蒙神的悅納。確實,獻上別的,不難,獻上自己很難。找死的祭物來獻,是事情,做完就好了,把活的自己獻上,是生活,週而復始的習慣。且這習慣絕不是單靠自己就能夠達成的任務,若這文士真知道,與他對話的正是救主和生命的主,且以持續的相信來回應耶穌時,文士也就不再只是文士,更是屬神的兒女,屬神國度的子民!


若真看見且明白,每天在內裡與之對話的那一位,正是耶穌,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時,生活的實質將會有怎樣令人驚嘆且期待的變化呢!只是我們更容易淡化與主聯合的那份契合實際。在與主一問一答的平凡裡,不再有驚喜, 好像沒問沒答日子照樣過的緊湊忙碌。願主持續激勵我們去聽且信,要愛神所表達出神已經對我們的愛,要愛人所表示出神已經為我們的成全。當神的愛澆灌,我們便愈深體會何為愛,當神的信實臨在,我們便愈多經歷相信的意義,愛與信的主體與能力從來就不是我們,而是神的話語並聖靈的能力在我們裡面作工的發動與結果,且我們的此時此刻正是神不曾停歇作為的見證。哈利路亞!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在當下也在永恆裡活著

馬可福音:12:13-27

後來,他們打發幾個法利賽人和幾個希律黨的人到耶穌那裏,要就着他的話陷害他。 他們來了,就對他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甚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神的道。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 我們該納不該納?」耶穌知道他們的假意,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試探我?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 他們就拿了來。耶穌說:「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 耶穌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他們就很希奇他。 撒都該人常說沒有復活的事。他們來問耶穌說: 「夫子,摩西為我們寫着說:『人若死了,撇下妻子,沒有孩子,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 有弟兄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留下孩子。 第二個娶了她,也死了,沒有留下孩子。第三個也是這樣。 那七個人都沒有留下孩子;末了,那婦人也死了。 當復活的時候,她是哪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她。」 耶穌說:「你們所以錯了,豈不是因為不明白聖經,不曉得神的大能嗎? 人從死裏復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 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嗎?神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你們是大錯了。」


法利賽人與希律黨人有志一同,要來試探耶穌,找話柄陷害,就問了若偏頗便失衡,滿是陷阱的提問~一個是納稅給凱撒可不可以,若說可以,耶穌就得拿出有凱撒同意的授權書,來證明自己所言所行權柄的依據,若說不可以,耶穌立即會被視為聚眾作亂叛國的暴民受逮捕。因此,耶穌沒有直接回答可不可以,而是透過錢幣上的圖像回答,屬於誰的,就歸還給誰!另一個提問是~在世上結了七次婚的女子,復活時她應當是誰的妻子呢?這時,耶穌便直指他們對復活觀念的錯解,復活之後人如天上的使者,不在歸屬於哪一個種族,哪一種階級,哪一種地位,都要一同面對活著的神,且活在神的面前,也就沒有所謂這女子在天上當是誰的妻子的問題了。


神是活人的神,凡活著的,至終仍要回到神那裡歸屬於神。凡會朽壞極為短暫的,時候到了,至終仍要分道揚鑣歸於無有。錢幣裡凱撒的圖像並非永遠都是,物換星移,權勢興衰,世代更替之後,錢幣上的圖像是誰,仍將被替換取代。世上一切的種族,階級,地位,成就與約定,有哪一種是朽壞崩解不在之後還會再活過來的呢?除了人以外,沒有其他的了。或許,法利賽人與希律黨人,相信只要治耶穌於死地,眼前的紛擾與不安,就可以獲得平息解決,而把更多的心思和努力放在不能存到永遠的私慾,以及地位的維護與鞏固。如果,向耶穌提問,是為學習,建造與成長,耶穌的回答,對法利賽人與希律黨人而言,就不是扼腕,怎麼沒有抓到耶穌的把柄,而是醒悟與欣慰,與主更加接近了。


同樣的提問,會因著動機與意圖的不同而產出不同的效果。一樣的遭遇,也會因著眼光與態度的差異而生發不同的面對。出於試探的對話,對心靈並無益處,只會堆疊更多的惱怒憤恨不平與不滿,出於邪情的互動,對生命並無幫助,只會累積更深的扭曲偏執不安與害怕。關於納稅,是人們在地上應盡的義務,耶穌沒有否認否定,卻也沒有因此失焦從神領受來到世上,為興起屬神國度而擺上性命的託付。關於復活,是人們還活在地上時,就能夠擁有的活潑盼望,但這盼望不是把今生的成就,權勢,地位,富貴無限延續到永遠的那種想望,而是有別於地上的有或沒有的狀態,是不再有任何攔阻或隔閡或疑惑或缺欠的完全歸屬,永遠與神面對面的同在裡。那全然的安靜歇息,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嚮往的呢。如同啟示錄作者所深望的~主啊,我願祢來!所刻劃出凡真實信靠主之人生命的核心關鍵,就是努力的活在當下也勇敢的在永恆裡活著。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匠人所棄的房角石

經文:馬可福音12:1-12
1 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2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要從園戶收葡萄園的果子。3 園戶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4 再打發一個僕人到他們那裡。他們打傷他的頭,並且凌辱他。5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就殺了他。後又打發好些僕人去,有被他們打的,有被他們殺的。6 園主還有一位是他的愛子,末後又打發他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7 不料,那些園戶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產業就歸我們了!』8 於是拿住他,殺了他,把他丟在園外。9 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麼辦呢?他要來除滅那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10 經上寫著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11 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12 他們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說的,就想要捉拿他,只是懼怕百姓,於是離開他走了。

耶穌用比喻對祭司長,文士和長老說:有人將設施設備俱全的葡萄園組給園戶,且按著時候差派僕人收租,園戶卻把園主一再派來的僕人,以修理,羞辱,毆打甚至殺害的方式對待,就是不付租金。最後園主派他的兒子出馬,想說,不看人面也看情面吧!怎知,卻讓園戶的貪婪到了最高點,殺了兒子,將葡萄園佔為己有。想想,園主不除滅園戶要除滅誰呢?兒子的死非讓園戶的貪得逞,反而讓園主的葡萄園更去蕪存菁且堅定的被建造,維護,興盛起來。祭司長,文士,長老知道耶穌在說他們,想把耶穌抓起來,時機又不對,就先行離開。

耶穌用祭司長,文士和長老聽的懂得比喻對他們說話,為的是什麼呢?表示你們心裡想的我都知道,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我的掌握當中,因此可別輕舉妄動。或者,那是一種出於憐憫的邀請,當貪念起來,恨意醒來,害怕出來時,有否容許神在當中有作工的空間。以滿足代替貪婪,謙和代替恨意,平安代替害怕,讓一切對神認識的知識,經驗與體會一同為恢復與神的關係效力,而不是成為與神親近的高牆。祭司長,文士和長老,是平民百姓學習並遵行神話語的模範與榜樣,但一不謹慎,內心讓貪婪,仇恨與殺意長出毒根的結果,看似敬虔與神最親近的團體,也有可能成為抵擋神最厲害的一群。

從耶穌時代的祭司長,文士和長老的身上,讓我們看到,自義與驕傲是最難纏也是最難有病識自覺的罪況。心想,若他們聽了耶穌的比喻且也聽懂了耶穌要對他們說的話而披麻蒙灰認罪悔改,離惡行善的話,他們的生命將有何等的翻轉與不同啊?承認自己的罪惡,不義,過犯,污穢,貪婪,若不是神的工親自在人內裡的發動,自我的地位愈高,權勢愈大,己設形象愈完美的,愈會是比登天還難!所以,當人與神相遇,從有基督在我們活著就開始,自義的盤根就要一次又一次的被拆毀埋葬,驕傲的錯節也要一次又一次的被破碎剷除。取而代之的,是在匠人所棄的房角石裡,與葡萄樹緊緊相連而生的降服,滿足與安息的生命力!


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不疑惑之確信的恩與能

經文:馬可福音11:20-33
20 早晨,他們從那裡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21 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22 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23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24 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26 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27 他們又來到耶路撒冷。耶穌在殿裡行走的時候,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進前來,28 問他說:「你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29 耶穌對他們說:「我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回答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30 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你們可以回答我。」31 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說:『這樣,你們為什麼不信他呢?』32 若說從人間來,卻又怕百姓,因為眾人真以約翰為先知。33 於是回答耶穌說:「我們不知道。」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

門徒看著枯乾的無花果樹,就想到耶穌所說的話,聆聽著耶穌對他們的教導,不疑惑的確信,將如何影響他們對神的認識以及對人對事的態度和眼光,因信而出的祈禱,也將引導他們領受罪得赦免以及饒恕得罪我們之人的恩典與能力。但祭司長和文士看著耶穌的所言所行,在乎在意的是耶穌憑什麼說做這些。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問施洗約翰行禮的權柄是從哪來,反問祭司長和文士,讓他們提問耶穌問題背後真正的意圖被顯明出來,並非真心學習探討,是想要試探耶穌抓到定罪耶穌的把柄,卻又對群眾的反應有所顧忌,所以只能無功而返。

看見耶穌所說的話語成就,對耶穌的信靠是否因此更加堅定呢。對耶穌有著不疑惑的確信,對門徒而言是一生的操練與學習~在持續的聆聽,信靠,順服耶穌的教導與吩咐中經歷恩典與成長,而其中最顯著的記號,便是因著信在主的應許與旨意裡的禱告~人所看為旺盛的無花果樹連根也枯乾,高聳的山峰連頂也淹沒,人所看為不可能化解的世代深仇和好也臨到,不可能饒恕的大恨高牆也崩解。相較於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說所作所成,一心一意想要證明耶穌是憑己意越權妄為,是褻瀆神的狂妄份子。門徒與文士兩者的分別就在於聆聽並委身於耶穌是主,與聆聽並委身於自己為主。

當我們看了耶穌所行,聽了耶穌所說的同時,是否也信了耶穌如今也能行,服了耶穌如今仍在說呢?或者,會覺得那只是耶穌時代的事情,只能提供個人信念作為參考,且要怎麼去應用就看個人!當信心的確據和把握是在於自己而不是耶穌時,我們就不再是主耶穌的門徒,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有耶穌為背景的宗徒人士了。耶穌是主,表達出我們的生命核心在於耶穌基督並祂定十字架的福音,也表示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的原因和理由也在於耶穌基督並祂從死裡復活的大能。今天,基督的福音仍是我迎接此時的亮光,福音的大能仍是我面對此刻的力量,能夠如此,只因為我而死又活的釘痕手領我前行的結果。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逐漸挪移帳棚的焦急

經文:馬可福音11:11-19
11 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入了聖殿,周圍看了各樣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個門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12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13 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什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14 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15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16 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17 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18 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19 每天晚上,耶穌出城去。

耶穌來往耶路撒冷與伯大尼途中,看見一棵無花果樹,除了茂盛的不得了卻無法充飢的葉子,什麼也沒有,就對這樹說:再也沒有人能夠從你那裡領受飽足的果子,門徒也為此作見證。隨後,耶穌來到聖殿,看見聖殿裡滿是做生意行交易的人潮。美其名是為遠道而來獻祭之人的便利,實質為賺取利潤累積財富。如此的景況與經上所說:這殿是被禱告敬拜充滿的地方完全相反了。讓耶穌無法隱藏內裡的焦急與憤怒,把做生意的人給趕出聖殿,而這舉動也埋下了祭司長和文士想要除掉耶穌的想法。

耶穌怎會對一棵樹說話呢?茂盛的葉子是為著果樹能夠結果子做預備,若葉子喧賓奪主,茂盛到一個地步,讓樹失去結果子的功能時,這果樹就不再是果樹了。或許,耶穌要藉此教導門徒們,當信仰失去實質的生命力時,外在外表外貌外顯的敬虔,實際上是無法帶來真正的生命改變與更新。耶穌怎會把生意人趕出聖殿呢?聖殿本當是禱告的地方,祭司長和文士竟讓交易取利的攤位進到殿裡,讓禱告的場所成為賺錢的場合,這會是一個怎樣的畫面呢?當交易取代禱告時,人們來到聖殿的動機與心志也將逐漸變質。

聖殿的寬敞又有眾多的人潮,確實是做生意的好地方,祭司長和文士從善如流,收了不少租金,也增加了聖殿的收入何樂不為。當聖殿大開方便之門,讓當時的潮流,社會的期待,多數人的意志,以及個人的好惡習慣進駐之後,如此的信仰災難,有誰能夠意識到其腐蝕與破壞性有多可怕呢?當耶穌再次將聖殿分別為聖,恢復聖殿之所以是聖殿的同時,也開啟了耶穌受苦受死的十架路序幕。若耶穌也從善如流,皆大歡喜且不更好?若信仰的確據和把握只為把人帶到眼前眼見更多的成功順利舒適和勝利時,信心的帳棚也將逐漸被挪移,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卻不再相信自己需要相信的。求主憐憫奪我心,更貼近祢的意!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當耶穌騎驢駒進城時

經文:馬可福音11:1-10
1 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欖山那裡;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2 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一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裡,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3 若有人對你們說:『為什麼做這事?』你們就說:『主要用他。』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4 他們去了,便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門外街道上,就把他解開。5 在那裡站著的人,有幾個說:「你們解驢駒做什麼?」6 門徒照著耶穌所說的回答,那些人就任憑他們牽去了。7 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那裡,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8 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鋪在路上。9 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10 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耶穌在世上生命倒數時刻,吩咐門徒往村莊去,將一匹沒人騎過的驢駒解開牽來,若有人問你們做什麼,可以回答:主要用他,那人就不會再說什麼讓你們可以牽來。門徒按著耶穌的吩咐去做,情況果然如耶穌所說,好像事先就跟驢駒老闆說好似的。當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時,受到群眾對君王得勝凱旋歸國般的規格迎接,當時民心士氣之高昂,足以震動天地,對羅馬當權者而言,怎會視而不見,對地方既得利益者來說,又怎能忽視這股力量呢!耶穌,是敵是友?將帶來怎樣的衝擊,又將興起怎樣的一個國度?

耶穌要興起的大衛國度,跟群眾所期待的不一樣吧!百姓在羅馬帝國的管轄壓制之下受夠了。若有一個人,至少能夠帶領他們回到百年前馬家比王朝時期的獨立,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但耶穌騎的不是戰馬,而是驢駒,宣告了耶穌所要帶下的國度,不是透過武力革命,而是藉著在神面前,對神旨意的信靠,降服,捨己,死去與復活的十架生命,彰顯出不同於地上的永恆國度權柄能力榮耀。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將受到最大衝擊與考驗的,不外乎是跟在耶穌身旁三年多的門徒們吧!當彼此之間開始期待著,耶穌掌權之時,他們將如何的被封官加爵名利雙收光宗耀祖,看著群眾對耶穌高規格的迎接,想說跟隨耶穌這三年來的餐風露宿總算有好結果而不禁喜出望外!

跟隨耶穌的門徒啊!我們內心的期待總是什麼?若是只要成功不要失敗,只要光彩不要羞辱,只要有能不要失意,只要順利不要挫折,只要生命不要死亡,只要榮耀不要十架。或許,總有一個時刻,會讓我們失望透頂想要拂袖而去。因為付出的與獲得的是那麼不成比例,不但不敷成本,不符合墮落的本性,更不一定馬上能有眼見,令人稱羨的順歷程好結局。耶穌騎驢駒進耶路撒冷,正預告著耶穌要改變的不是外在的政權體制,而是與神和好,與人和睦,彼此相愛,宣揚福音的生活方式與生命力。當耶穌成就國度的路徑方法與我們的想法期待不合時,會希望耶穌來合我們的,還是容讓自己去合耶穌的呢?當耶穌騎驢駒進城時,門徒必須持續專注的仍是耶穌而不是群眾的歡呼,那我們呢!